第二轮土地承包延30年试点从3省扩到7省,全国要动起来了。农民最操心自家能不能分到地、地该咋分。试点地区冒出来两大棘手事,愁坏不少人。
头一个难题是部分家庭压根没地。
90年代二轮承包时,有人全家打工嫌种地交税麻烦,主动放弃了土地;有些村当时没剩地,新添人口的家庭只能干着急;还有人因超生等被剥夺分地资格,如今没地或地不够。第二个问题是小块土地多,难搞现代化种植。以前分小块地自家种能温饱,现在大机器种地高效,可地还是零散的。
种粮大户想租地搞规模经营,农民却担心地租出去收不回,合同也易出问题。
地方为解决没地户问题,想了些办法。让进城打工农民退地拿补偿,从村里机动地调出部分,收归无主地重新分配。但具体咋分,村子里意见不一,有人说按人口,有人说按贡献,吵得不可开交。
种粮大户和小农户的矛盾更难调和。大户嫌小地块用不了机器,成本太高;小农户怕租地后没保障,宁可自己种不赚钱也不租。
政策设计部门压力大,要让多数农民满意,还要为农业现代化留空间。有专家说不能照搬旧法续签,也不能全打乱重分,得找中间办法。
有些地方试点“数字确权”,用区块链记土地信息,或允许土地继承权到孙子辈。
新问题也跟着冒出来,年轻一代觉得土地不如钱实在,更想打工;老年人把地当养老本,不愿放手。
00后有的搞线上卖农产品,或短视频教种地赚钱,和土地关系变复杂。国家最头疼的是平衡各方利益,要解新增人口没地的急,让大户有稳定土地,还得防新纠纷。
听说可能推“土地退出 - 置换”政策,或用保险保障流转双方权益。
试点发现不少细节问题,外嫁女土地确权诉讼增多,有的村私租机动地引发矛盾,甚至出现土地NFT融资新花样,村干都没见过。这政策影响大,不只是农民的事,还牵扯农机、保险、县城规划。
试点省要全面推开了,很多村子还等具体方案。农民议论,这次延包是解决真问题,还是成纸上文件?我个人认为,政策落实得听农民心声,兼顾眼前和长远。
地是农民的根,延包得让根扎稳、扎深。
大家都盯着呢,希望好政策能落地,别让农民空操心。现在该密切关注村里通知,有想法及时提,有问题趁早沟通,别等政策来了抓瞎。
正中优配-正中优配官网-山西股票配资-配资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